藤县三举措助推县域经济发展
| 招商动态 |2011-12-19
在梧州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中,藤县被明确定位为新兴工业化中等城市。由此,藤县走上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轨道。
如今,随着年终脚步的临近,藤县县域经济发展新成就也呈现在人们眼前: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.8%,达到138.5亿元;财政收入10亿元,同比增长38%。
有专家说,评价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与质量,首先要看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。如此看,藤县经济社会已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之路。
增创优势转型发展
其实,在梧州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之前,藤县已开始在质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了:2007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,2008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,2009年被授予广西招商引资一等奖,2010年再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……每一项荣誉的背后,是发展速度与质量的跃升。
县域经济的新崛起,让藤县县委书记莫奕坚雄心勃勃,早早列出了明年的发展计划,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、城镇化等方方面面的思路已十分清晰。“在新兴工业化城市建设中,我们将秉承以园扩城、以城促园的思路,紧密园区建设、城镇化的互动,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区,使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显。”他说。
未来,藤县发展仍将继续在园区建设方面下工夫,同时做活江河、林地文章,推动城镇与农村均衡发展,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。该县的“十二五”规划这样描绘未来的新发展:坚定不移地走具有藤县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,打造“西江经济带次中心城市”和“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强县”,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27亿元,工业总产值超450亿元,财政收入超15亿元……
坚定的目标和发展的雄心表明,因为县域经济的崛起,藤县造就新一轮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集群发展增添动能
着力发展新型工业,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是藤县发展的优先目标。通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,陶瓷、钛白粉、造船、林产林化等一系列特色产业集群纷纷矗立在浔江之滨,藤县也因此实现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发展。
广西首批27个重点园区之一的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,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12家陶瓷企业和62条瓷砖生产线,而是以其成长壮大为代表的“藤县速度”———由园区建设、项目攻坚、招商引资组合而成的工业经济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前所未有的成效。
藤县经济发展实践还告诉人们,托起工业经济的基石不只中和集中区里的陶瓷产业,还有久负盛名的钛白粉产业。
“预计今年钛白粉产量8万吨,累计产值13亿元,同比增长32.6%,上缴财税约1.2亿元,比去年增加了一倍,是我们县纳税额最大的产业。”莫奕坚说。为了扶持产业更上一层楼,政府部门联系全县四家钛白粉企业,于今年9月份建立产业园区,实现了钛白粉产业集群化发展。
如今,在园区带动、工业主导的战略下,产业链得到快速延伸。一个鲜明的例子是,由于看中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,汇东木业有限公司、东林人造板有限公司、广西新凯骅木业有限公司在今年初带着近十亿元资金进驻藤县,如今这些企业都已投产或试产。
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的产业动能,截至11月,藤县培植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12家,而去年仅有3家。藤县工信局局长彭伟元说,预计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为69.6亿元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2.6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20%。
多点着力稳健前行
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体系,内容涉及一、二、三产业,工业化、城镇化、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和方向。这注定了县域经济发展在突出特色之际,必须统筹兼顾。回首藤县县域经济发展,其理念、举措与实践,无不与此理高度统一。
“市委、市政府提出开展‘三个年’活动,我们在此基础上,增加了‘两个年’———城镇建设年和现代农业建设年,这更加有利于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增强发展后劲。”莫奕坚举例说,通过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年活动,全县优质稻种植、林下经济、品牌蔬菜、网箱养鱼都得到很大发展,全县畜牧业占整个农业比重50%以上。
